重慶開放故事|打響出海“第一槍”,看涪陵造電纜如何“點亮”東盟

2025-07-08
回應客戶需求、比對報價、梳理報關流程……7月2日,涪陵高新區,重慶科寶電纜總經理張哲新一大早就坐在電腦前緊盯微信群動態,同時與七八家來自東盟國家的意向客戶進行線上協商。
成立于2007年的重慶科寶電纜,是一家專業從事電線電纜生產、研發、設計的綜合型高新技術企業。今年6月,在涪陵區舉辦的2024中國(重慶)東盟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合作創新大會上,科寶電纜與來自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盟國家的建筑承包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一舉承攬了泰國立盛羅勇工業園區的電線電纜安裝。
扎根涪陵近20載,重慶科寶打響了“涪陵造”電纜出口東盟的“第一槍”,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靠一層小小的絕緣包材搶訂單
走進科寶電纜一樓的展陳大廳,中控屏幕上播放著生產車間的實時狀況。隨著各類型機械設備有序運轉,一道道生產線環環相扣,經過拉絲、絞線、絕緣材料擠壓成型、卷線、檢驗、包裝等工序流程,不同規格型號的電線電纜成功下線。
作為一家成長于涪陵的高新技術企業,去年,科寶電纜年生產總值突破30億元,電纜產能達2萬千米。
“國內建筑行業日趨飽和,早在幾年前,我們便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市場。”張哲新說,彼時,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成立不久,他們通過委員會鏈接資源認識了一些越南、老撾、菲律賓的建筑承包商。
在此之前,東南亞的電線電纜主要依靠韓國、歐美進口,國內產品要從發達國家手里搶訂單,并不容易。而科寶電纜卻僅靠一層小小的絕緣包材,成功打入東盟市場。
今年6月,由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辦的2024中國(重慶)東盟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合作創新大會在涪陵召開,重慶科寶電纜主動出擊,將眾多東盟國家的行業商協會請進門來,在“家門口”商討合作機會。
喧囂的展呈大廳里,十幾名來自東盟國家的商貿代表認真端詳著櫥窗里規格不一的電線電纜。張哲新一一上前遞送名片,用不太熟練的英語進行介紹。
“早在2015年,我們就建成投產了西部首條礦物絕緣電纜生產線。”張哲新隨手拿起一根比拇指還粗的絕緣電纜,“這款由公司自主研發的礦物絕緣特種電纜,采用氧化鎂作為絕緣層材料,能在1000℃高溫中保持3小時供電能力。”
在一片驚嘆聲中,有好幾位客商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
“東盟客戶一般喜歡看樣訂貨,比較看重性價比,既要好的質量,又要好的價格。”張哲新說,為了這次“搶單”,他特意安排客商們到車間生產線實地參觀,一條高約10米的氧化鎂立體灌裝生產線替代了原有的半自動化拉拔工藝,不僅減少了生產工序,還使得氧化鎂等絕緣材質填充更加均勻,具備了多項國際認證。
“與韓國、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電纜每米價格能便宜2—3美元。”張哲新說,當天,他與好幾位商貿代表交換了聯系方式,準備下一步洽談。
連夜趕制方案拿下大客戶
“你們的服務很專業,是我們來晚了。”回憶起大會期間,泰國商貿代表對科寶的評價,張哲新滿臉自豪。接下來,重慶科寶將向泰國立盛羅勇工業園區供應一批電纜,用于園區二期項目建設。
為了參加這次創新大會,6月中旬,泰國代表團從當地出發,坐汽車、搭飛機、轉高鐵,換乘了三種交通工具才抵達涪陵。他們此行的目的,便是在中國內陸尋求潛在的貿易伙伴。
泰國立盛羅勇工業園區位于泰國東部,二期占地面積超2000畝,四周環繞著茂盛的橡膠林。“園區已建成當地最大的浮動太陽能發電場,如果能承攬下園區的電纜供應,這筆訂單額起碼有幾百萬。”正式會面前,張哲新便做足了功課。
雙方的初次見面是在酒店大廳里,因為時間緊,對方只簡單羅列了二十多個產品清單,涵蓋電力電纜、控制電纜、布電線等多種類別,詢問他有沒有現貨供應。
看著長長的產品列表,張哲新不由皺起眉頭。“電力裝備專業性強,門道多,高端玩家絕不只是賣產品。”張哲新并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在問清楚客戶需求后,根據泰國工業園區的產業結構連夜趕制了一份個性化的預裝方案,整個電纜鋪設主打一個節能減排。
第二天,當他帶著這份定制方案再次找到泰國商貿代表時,對方被他的專業和真誠打動,專門預留了時間跟他會面。兩個多小時的會面,大家都聊得很開心,重慶科寶順利拿下了泰國立盛羅勇工業園區二期項目的電纜供應。
“在這個行業打拼了近20年,和客戶簡單聊下,我們就能準確摸清對方適合哪些產品、哪個系列,不管是做國內生意,還是開拓國際市場,自身的專業素養永遠是敲門磚。”張哲新萬萬沒有想到,在韓國、歐美廠商占據了較大份額的東南亞電纜市場,自己也能分得一杯羹。
推動涪陵電力裝備組團出海
緊隨科寶出海的腳步,不少涪陵企業也紛紛瞄準東南亞電力市場。在剛剛落幕的此次合作創新大會上,涪陵區政府與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建立合作關系,深化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攜手推動涪陵電力裝備走出去。
電力裝備制造一直是涪陵的支柱產業,目前涪陵已聚集了科寶電纜、南瑞博瑞、同訊電力等一批行業龍頭,去年全區電力裝備產業實現綜合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40%。
“在國內建筑行業日趨飽和的情況下,周邊東南亞國家對電力裝備的需求卻在不斷增長。”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資料顯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基礎設施的發展,東南亞國家在過去十年里的電力需求翻了一番,但當地電網等投資建設不足,又導致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增大。
自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地生效以來,涪陵區抓住新機遇,推進支柱產業與RCEP國家對接合作,有效擴大了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合作。2023年,涪陵區對東盟的總出口值達到9.1億元、同比增長49.9%,其中機電產品出口金額分別達4.2億元,增幅140%。
比如,針對輸變電產業,涪陵就不斷優化監管和服務,一方面,幫助龍頭企業南瑞博瑞鏈接海外資源,落實落細海關通關便利、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等,幫助企業搶占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則建立起問題清單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出口貿易中的堵點、難點。目前,南瑞博瑞不僅將變壓器賣到了歐洲、南美洲,還與馬來西亞建立了貿易合作,每年向東盟的出口額就高達200萬美元。
“RCEP全面生效后,對于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內陸企業來說,東南亞市場充滿了無窮的機遇和潛力。”涪陵區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涪陵將堅持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大文章,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斷推動企業組團出海,拓展東盟業務板塊。
來源:重慶日報傳媒